疫情影响下,养老机构运营怎么办?
编辑: 时间::2020/3/23 7:38:42
“老有所养”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养老机构则是承载“老有所养”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养老机构属民生保障企业,与大多数疫情期间可以停业的行业不同,必须保持运转。要处理好老人防护照料和休假员工的就医、隔离、防护,虽有一些疫情条件下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政策支持,亦日渐走入困境,亟需政府关注与及时的帮助。
王小龙(图片)
根据近期线上调研情况,近日,农工党党员,北京寸草春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龙提出“关于关注和支持疫情影响下养老机构运营的建议”就“新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向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建议中提出养老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二是服务人员极度短缺,三是防护物资和隔离用房紧缺,四是养老机构内部感染风险大。养老机构是老人公共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这些老人后面是几百个家庭,是几千个亲人,是数以万计的社区百姓安全。一旦养老机构因资金问题倒闭,老人的安置将非常困难,对涉及到的家庭将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原计划推动的优惠政策应尽快进行评估、落地实施,及时给养老机构减负。一是给予养老机构等同家政公司员工社保的政策,从根本上减轻机构的用工成本和资金压力。养老机构社会保险支出占比较大比重,虽然养老机构员工基本与家政公司员工来源相同,但因归类于固定劳动人群,社保相对较高。应充分考虑养老行业的民生保障性质与收入不高的特点,调整社保政策。二是调整关于残障人士待遇的政策。养老机构服务的都是高龄、失智、失能、行动不便人员,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残疾人员,建议降低或取消养老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要求,减免养老企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三是对因疫情原因不能如期进行星级评定的机构,根据养老机构信用情况先行发放补贴,疫情结束后再补充评审。
二、设立面向养老机构的集中隔离点。因多数机构受制于规模等,无法提供单独隔离区。近日有政策要求“发挥区内公办、公建养老机构的托底、应急功能,主动协调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横向支持,鼓励跨区合作,确保各种应隔离观察人员落实疫控要求”,但养老机构尚未得到实际问询和帮助。建议为养老机构需要隔离的老人和返京人员提供统一的隔离观察场所,解决机构的资金和用房困难,降低聚集性病例出现的机率。
三、由应急部门、民政部门协调帮助解决防护物资问题。养老机构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仅次于医疗机构。疫情期间,应由民政部门统计养老机构物资情况,应急部门根据入住的实际需求组织资源调配予以支持,尽快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急需的口罩等防护用品,畅通防护用品购买渠道。
四、尽快制定出台养老行业极端时期预案。现有大量预案都是按灾害事故的领域制定的,而养老行业极其特殊,需要专门的预案。建议针对养老机构制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的专门预案,在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有系统的应对方案,制定员工安置与防疫、紧急上报、物资分配、资金调度,就医转诊等具体措施,同时建立第二梯队负责人制度等。
另外,建议多渠道多方式对养老机构进行帮扶。如民政部门协调慈善机构,以适宜的形式进行资助,减少机构亏损;尽快推动对接养老机构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远程会诊开药,避免感染;人力部门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鼓励社区失业人员、家政人员从事养老护理行业。
(供稿:参政议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