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妙乐: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里“永生”
编辑: 时间::2024/9/9 16:25:00
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再现辉煌,到“云岗十八窟”走进北京的校园,再到数字复原中轴线上先农坛地祇坛和万宁桥……一处处来自千百年前的“文明见证”,在一群“文物修复者”的努力下,迎来了它们的“新生”。农工党党员侯妙乐是这些修复者中的一员,她为文化遗产打造出了一个个“数字世界”。
还原·寻找文物修复的依据
侯妙乐在北京建筑大学工作了20年,作为测绘学院的教授,她专注于研究文化遗产数字留存和虚拟修复,让文化遗产测绘数据得到立体化的呈现。
她说:“这个‘技术活’可以和很多领域融合在一起。而当把文化遗产的建筑数据录入模型后,我们就可以还原它的本来样貌,并让它在数字世界里实现‘永生’。”
2007年,侯妙乐“登上”位于重庆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开始参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虚拟现实修复工作。
千手观音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高7.7米、宽12.5米,千臂千样,每只手中均持有一件法器。可细看会发现,历经800多年的风雨侵蚀,造像的许多部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落和破损。
侯妙乐和团队接到的任务,便是对千手观音现存830只手臂中的破损部位进行“虚拟修复”,通俗地说,就是打造一座数字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最辉煌的样貌”得以重现。
对于侯妙乐来说,想要还原这座“国宝中的国宝”千臂环绕的壮丽景象,最要紧的是找到修复依据。
过去,人们修复文化遗产通常会参考考古报告、历史文献、古地图,甚至是有关联性的古诗词。但如何将这些散落于不同学科的零星信息变成可量化的修复依据,却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在现场调研中,侯妙乐发现,千手观音每一只完好的手臂中,都保留着精致的细节与复杂的线条, “能否按照设计者的思路,把手指的骨架线提取出来,从骨架的分布中找到规律,再运用到破损的手指中?”
于是,她和团队以完好的400多只手臂为基准,建立了千手观音的立体模型,结合每只手臂、手指的数据,智能模拟出缺损的部分,“算”出了千手观音的本来样貌,侯妙乐说:“设计出历史建筑的数字世界,不仅可以提高修复的精度,也让历史建筑实现了‘永生’。”
侯妙乐团队与山西文物局负责人在北京建筑大学的“云岗十八窟”前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重生·唤醒文物新的“生命”
修复好文化遗产并不是一劳永逸,还要经受住时间流逝带来的考验。“未来的千手观音怎么保护?可能存在哪些隐性的病害风险?”类似的问题,侯妙乐常与学生们探讨。
为了让文物修复的效果持续更久,她每年都会与团队成员一起,为千手观音做一次次“体检”,检测出石刻现存病害情况,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病害。
侯妙乐说:“最早在修复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个修复结构就不错了,但后面慢慢想尽可能还原每处细节,现在更是希望,可以提前预防未来可能遇到的病害风险。我们也在持续探索文化遗产怎么获得新生。”
事实上,想让文物重生,还有另一个方法——等比“复制”一座文化遗产。2018年,为了让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走向世界,侯妙乐和团队开始尝试复制“云岗十八窟”。
他们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绘制出云冈石窟第18窟的等值线图,并将这座高约18米的佛像分解成2790个小块,再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最终拼装成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而现在,这座云岗十八窟的“复制品”已经搬进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成了校园景观的一部分。
“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不仅要讲永续留存,更要活化利用。”侯妙乐认为,“高保真复制”颠覆了文物展陈的模式,而数字化支撑下的文化遗产虚拟修复成果可作为数字展陈的内容,也可让更多人得以享受这些文化资源。
与文化遗产数字修复工作“相守”的17年里,侯妙乐不断调整自己的“修复目标”。她希望打造一个关于“文化遗产虚拟修复与活化利用”的专业和学科,囊括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为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工作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文化遗产是时代文明演变的一幅‘微缩图景’。经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它们身上会残留着不同年代工匠们的修缮痕迹,而每一处痕迹里,都有数不尽的故事。”当被问及文化遗产修复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时?侯妙乐说,“只要还在坚持,只要还能坚持,就是成功。”
(来源:《中国新闻》报)
上一篇: 农工党党员孙扬:“隐形卫士”为手术护好“安全防线”
下一篇: 眼酸、眼干、视物模糊 当心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