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与农工党党员专家一起拒绝“负重前行”,拥抱健康生活方式
编辑: 时间::2025/3/28 9:26:48
体重并非只是数字,它与健康紧密相连。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体重管理”再次成为热词,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超重/肥胖有哪些危害?面对超重/肥胖,如何科学体重管理助力健康生活方式?和小编一起连线农工党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刘洋,一起做自己健康体重的第一责任人。
专家简介
刘 洋,农工党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
拒绝“负重前行”超重/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世卫组织数据表明,全球有超过有25亿成人(43%)超重。其中,近9亿人(16%)患有肥胖症。在我国,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中国的成年人中已经有超过1/2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按绝对的人口数计算,全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肥胖绝对人数已处于全球首位。
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等。体重过低和过高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体重过低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超重和肥胖则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多种癌症、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此外,超重与肥胖也可能导致自尊心下降、社交障碍,甚至引发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健康体重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
重视超重、肥胖及科学的体重管理不仅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多种慢性疾病,还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体重管理应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行为调整和必要的医学干预,维持健康体重,进而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
1、健康饮食
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体重管理的基础。建议以富含纤维的全谷物、蔬菜、水果、瘦肉和低脂乳制品为主,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此外,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是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手段。
2、规律运动
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维持健康的体重。WHO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3、行为调整
体重管理还需从行为上进行调整。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记录饮食和运动习惯,并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也对维持健康体重起着重要作用。
4、心理支持
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心理咨询、减重支持团队等方式,帮助他们应对体重管理中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而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也是成功减重的重要因素。
5、医学干预
对于某些严重肥胖或合并多种健康问题的患者,仅仅依靠生活方式的调整可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治疗方案评估,必要时使用减重药物、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等。
让我们一起“管住嘴,迈开腿”
做好体重管理
拥抱健康生活方式
共同守护健康